整治環(huán)境 亮出城市新氣質
——福鼎堵疏結合破解“臟亂堵”頑疾
井然有序的交通路網。 鄭鎮(zhèn) 攝
寧德網消息(蔡雪玲)盛夏的福鼎,信步于城市社區(qū)和街道,滿眼一派整潔清新的宜人環(huán)境,無不令人感慨:福鼎的環(huán)境真的變美了!
2016年10月19日,福鼎市委、市政府啟動中心城區(qū)環(huán)境“臟亂堵”整治,出臺了《福鼎市中心城區(qū)環(huán)境“臟亂堵”綜合整治方案》。6個多月來,圍繞“治臟、治亂、治堵”的工作主題,明確責任分工,實施定期考核、督促責任落實,整合多方力量、強推文明共建,采取多項舉措、治理城市“頑疾”,實現重點部位整治、統(tǒng)籌推進、宣傳引導、督促檢查“四管齊下”,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,廣大群眾真心擁護的良好氛圍,市容環(huán)境秩序得到明顯改善。
常態(tài)管理讓城市“血脈”更通暢
“中山路位于老城區(qū),以前從人本超市到福鼎一中,短短0.5公里多的路程,開電動車還要花半個多小時,孩子上學來不及只能下車跑。整治后店面規(guī)范了,??康能囕v擺放有序,最多5分鐘就到了,心情也舒暢了。”市民陳先生親身見證了從“堵”到“不堵”的變化,由衷地為整治“臟亂差”這一民生工程點贊。
如果說高樓、綠化是一座城市給人的外在印象,那么交通,則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度。城市間的車流和人流,直接反映了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的整體水平,交通是否通暢,成為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。
道路改造、交通設施修建、新增及更新公交車輛……一路采訪下來,感受最多的就是“便民”二字。為了給市民暢通的出行環(huán)境和整潔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近年來,該市累計改造背街小巷85處8000米,新建環(huán)城北路、鐵鏘大道、玉塘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6條,太姥大道、錦福路、南大路等6條道路完成“白改黑”拓寬改造,初步形成中心城區(qū)環(huán)狀交通網。
“臟亂堵”集中整治期間,該市投入800多萬元資金,完善城區(qū)交通安全設施建設,建設了智能交通指揮室,完成了城區(qū)五里牌、交警大隊、南大路、普后大橋西側、福祥、桐山大橋東側、彩虹橋東側等7處路口交通信號燈及電子警察抓拍系統(tǒng)建設;在城區(qū)江濱路、海口路、天湖路、虹濱路、古城東路、太姥大道、錦福路等路口新建26套違法停車電子警察抓拍系統(tǒng);在太姥大道等主次干道新建交通標志牌60面、施劃交通標線1.7萬平方米;在古城東路、古城南路等路段增設人車隔離護欄800米;在城區(qū)濱海大道、天湖大道和高速連接線新建LED交通誘導可變信息電子顯示屏3面。
同時,重拳打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,對重點車輛、重點路段、重點時段加強交通管控,確保車流、人流高峰期的交通安全與暢通。去年10月以來,共查處城區(qū)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19030起,其中拆除人力三輪車非法加裝動力裝置185副,拆除摩托車、電動車太陽傘3297把。
環(huán)境優(yōu)化讓城市“容貌”更靚麗
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,一輛輛灑水車已經把城里每條清潔的大街濕潤抑塵,讓出門的行人心曠神怡。
傍晚時分,華麗的夜景燈勾勒出了沿溪、沿路、沿街一道道亮麗迷人的風景線,漫步的行人、嬉戲的孩童,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大整治,讓群眾感受到了這座美麗小城的溫馨。
“往常一些店家為了擴展店面,亂搭亂建,垃圾亂堆,污水亂排,真是臟亂差。”家住福鼎古城西路附近的市民黃大爺說起以前的居住環(huán)境仍然頭痛不已。“整治得好?。〉教幷麧嵙?,外地來的客人都說福鼎更美了。”
黃大爺的話道出了福鼎重拳治理城區(qū)環(huán)境帶來的成效。為讓城市“容貌”更靚麗,該市建立了市委、市政府領導包片責任制,動員集合了20個市直部門直接參與,明確職責分工,扎實推進工作。各街道、包片單位對重點路段、重點部位、節(jié)慶活動場所等區(qū)域,實行定人定崗,加大巡查監(jiān)管力度,及時發(fā)現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。對于店外店、流動攤點、占道經營、違章搭蓋、車輛違停等現象,及時進行勸說、沒收和拆除。同時,派人緊盯重點地塊重點商鋪重點人物,對發(fā)現的違章違規(guī)行為及時加以引導和整治,集中清理了23個片區(qū)(路段)沿線占道位置的燈箱廣告346個,拆除沿線破損遮陽篷1146個,違章搭蓋233個,清理私自安裝、灌注的水泥地臺、木質地臺156個等,有效遏制了“臟亂堵”現象的反彈。
今年3月10日,該市召開了城市管理移交會議,將原有17個片區(qū)(路段)按照屬地重新進行組合成10個組(片區(qū)),移交給桐山、桐城、山前三個街道辦事處,各包片單位開展每月兩次的“回頭看”工作。圍繞路段管理網格化、人員管理智能化、服務監(jiān)督社會化、應急處置機動化、重要點位特殊化、高壓巡查常態(tài)化、督導考評屬地化、輿論引導長期化、責任領導制度化“九個化”, 不斷推進長效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。
“堵疏”結合讓城市管出長效
古城西路擁堵不堪是很多福鼎市民抱怨的話題。如今,寬敞整潔的街面連小車、公交車都暢通無阻。沿街密布的小吃攤點和衣帽夜市哪去了呢?
在古城西路的“福鼎后街特色小吃店”,筆者看到福鼎肉片、鹵豬蹄、蜜汁雞翅、掛霜芋等當地特色小吃已規(guī)范集中經營。
“與城管部門打游擊”“他進我退,他走我擺”,成了許多攤販的生存策略。“雖然進店經營成本高了很多,但城市環(huán)境美了,我們也算出份力。”福鼎邊貿商城外老魏以烹制小吃土豆丸、芋丸而聞名,自從搬到海豐路入店經營后,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好,不怕風吹日曬,食客有增無減。
此次福鼎臟亂堵綜合整治,是該市歷年來層次最高、規(guī)模最大、力度最強的一次整治。全面取締了后街小吃攤點、人本超市至電力公司間的服裝衣帽夜市、邊貿外圍飲食攤位;整治南門外餐飲店、海豐路大排檔等店外店行為,要求店家一律退街入店;拆除龍津路、龍山路、淡水橋、五里牌等沿街搭蓋、雨棚。規(guī)范禮儀慶典和商業(yè)促銷活動,禁止在主要街道、廣場、商場門前搭臺演出、拉掛條幅和展銷產品。同時,建立責任倒查機制,對各路段(片區(qū))巡查管理的職能單位和負責人進行責任追究,與單位、個人績效相掛鉤。
就如何破解城市“臟亂堵”難題,福鼎決策層形成共識,集中治理市容秩序,還得堵疏結合,合理規(guī)劃布局。在嚴禁商販占道經營、流動經營的同時,規(guī)劃設置臨時攤販疏導場所,確保商販、瓜農、菜農有場可進。
投入300多萬元實施道路降坡,緩解電動車、摩托車沿街亂停亂靠的現象。加大臨時停車場所建設。目前,該市通過規(guī)劃建設,已在桐山鎮(zhèn)西村委會斜對面的空閑地建成臨時停車場,五里牌中匯圍墻外清理和劃設了小車臨時停車泊位62個,??诼诽烟禺a街周邊破損的綠化帶已整治為臨時停車泊位。在此基礎上,今年還將重點加快中山影院公共停車場建設,緩解北片區(qū)停車難問題;推進山前街道里洋高速橋周邊的空閑地塊整治硬化,盡快建成臨時停車場并投入使用。
一切剛剛開始,藍圖仍在延伸:建設生態(tài)濱海旅游城市,做到“城在林中、道在綠中、家在園中、人在景中”。明天,福鼎人民的家園將更加迷人。
責任編輯:葉朝玉